長久以來,網站設計就在快速變化著。網站設計師需要逐字逐句地查看源文件,反復試驗并挑戰自己的極限。這是一個有趣的過程,也通常是我們發自興趣來做的工作。
隨著時間的流逝,網站標準及其最佳實踐開始逐漸浮出水面,這個過程直接指向了我們的工作所基于的最重要的軟件——網站瀏覽器。
追本溯源
20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是一個瘋狂且危險的新領域。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,新東西不停地出現。沒有人能確定互聯網當年應該是怎樣的。就像孩童拿到了一件新玩具一樣,“挑戰極限”成了那時人們的口頭禪。
起源
人們還在不停地挑戰極限。但同時,HTML也以一種用來標記研究論文的簡單語言的身份呱呱墜地。瀏覽器廠商和圖形設計師都對其低下的布局能力頗有微詞。于是,類似 <font>標簽和被強行用作布局的<table>標簽等hack(指一些偏重于技巧類的、非常規的用來實現某種布局要求的手段和方法。例如用<table>標簽進行布局就屬于一種hack。)應運而生,用來克服HTML的這些布局上的弱點。但這些hack卻破壞了HTML語言的本意——以結構化的方式表示文檔。
一些基本的HTML元素被濫用于與其本意毫不相關的頁面布局中。同時一些具有明確功能的元素卻因為不夠“美觀”而被人們拋棄。為了遷就網站的視覺效果,正確的文檔結構往往被忽視。
當然,那時主流的瀏覽器生產廠商并沒有幫上什么忙。在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之前,情況似乎還將變得更加糟糕。當時的兩大瀏覽器霸主——微軟和網景都在不停地開發出自己的私有擴展,再基于這些擴展進一步提供新的擴展,這就是著名的瀏覽器之戰。雖然競爭有利于創新,但這個過程也同樣讓人感到窒息:網站開發者不得不為同一個站點維護多個版本的HTML代碼,因為為某種瀏覽器編寫的HTML代碼極少能夠在另一種瀏覽器中正常顯示。
總之,當時的情況是一團糟。盡管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,但.com興起時吸引的大量的資金仍舊讓Web保持了不斷的增長——有了足夠的錢,即使要為同一個網站編寫兩套不同的HTML也沒什么大不了的。但在千年之交的時候,無論是網站編寫者還是投資者,都終于無法忍受了。
曙光初現
在新世紀之初,資金枯竭,Web上的預算減少。隨著狀況急轉直下,那些尚未失業的網站開發者很快認識到,為各種非標準瀏覽器編寫代碼所帶來的額外工作已不能承受,是時候去改變一些東西了。
一些“草根”網站設計師組成了一個叫做Web標準項目(Web Standards Project)的組織,并勸說主流瀏覽器生產廠商將它們的那些“狂放不羈”的瀏覽器標準統一起來,共同遵從W3C(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)所“建議”的規范。這樣,瀏覽器生產廠商基于W3C規范進行標準化的過程就為Web開發注入了一絲“一致性”的意識。人們有理由相信,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之內,網站設計師所創建的復雜HTML頁面完全可能以統一的樣式呈現在各種瀏覽器和操作系統之上。W3C標準應運而生。
當前文章標題:曾經的網站設計標準
當前URL:http://www.ccaudelo.com/news/wzzz/web-design-history-old.html
上一篇:網站改版時需要考慮的網頁設計
下一篇:W3C標準初長成